-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在《沙家浜》剧组吃忆苦饭
2024年6月17日
“文革”期间,我在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工作。为了排好“革命样板戏”,中央派军代表进驻剧团。同时,上级给演员们发了不带帽徽领章的军装,参照部队模式,实行军事化管理。当时,根据部队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收到很好效果的经验,剧团领导准备组织演员们吃一顿忆苦饭,以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 剧组人员吃忆苦饭,有政治基础。我们这些长在红旗下的青年演员,不少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在旧社会吃过不少苦。我小时候在北京,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靠目不识丁的母亲临时打工挣点钱过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在生死线上挣扎。有次我见邻家孩子端着的碗中又黄又白的吃食,问母亲她吃的是什么,母亲告诉我那是鸡蛋炒饭,黄的是鸡蛋,白的是饭粒。那时,我从未吃过白米饭,只认得窝窝头和豆腐渣。 吃忆苦饭那天,我原以为食堂要布置一番,至少窗子要拉上窗帘或糊上报纸,制造一种特定的氛围。谁知,吃饭地点不在食堂。只见厨房师傅送饭来到楼上办公区走廊,一声招呼,谭元寿、马长礼、周和桐等老师带头,我们紧紧跟上,每人分到了一个糠窝头,各自回屋吃了起来。记得,我掰开糠窝头,放一块于口中咀嚼起来,吞咽时被噎住了,觉得特别难吃,但立即想起了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吃忆苦饭后,我们启程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沙家浜》现代戏影片。尔后,到朝鲜访问演出,圆满完成了任务。(口述/北京 岳惠玲 82岁 整理/周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