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索老旧小区自主更新

2024年4月15日

    4月11日,杭州市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项目正在有序施工中,预计2025年底前能够竣工。此前,浙江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同时部署省内各地梳理一批试点项目。这是全国首个出台的推进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指导意见。

    应蓉忠是浙工新村居民自主更新委员会的代表。他介绍说,浙工新村原有13幢7层房屋,整体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自主更新改造后变成7幢楼,仍然是548套住房,但小区容积率优化,绿化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也增加了,房产权还是原房产人所有。“居民可以申请置换原面积住房,也可以补充金额申请扩面积,这么好的机会,大多数的居民都申请扩面积。”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1990年以前(含)的城镇房屋有20.85万幢。自2019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浙江省已累计开工改造5550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76.4万户,基础设施、小区环境明显提升。但是,一些建成年份较早的住宅改造困难重重,当前的环境提升改造模式无法解决老旧小区危旧住宅的难题。

    在4月11日的浙江省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工作新闻通气会上,杭州市拱墅区委常委、副区长樊峥表示,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项目是浙江省首个以居民为出资主体的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创新了城市更新政策模式,创新居民出资新模式,实现了资金总体平衡。

    据悉,浙江近期会印发全省11个市的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名单。浙江省江山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浙江自主更新模式探索逐步推广之后,社会面会逐渐形成共识,改变传统征迁模式认知,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平衡,已经是往前大大地迈了一步。(摘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