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4年4月15日
近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下称《条例》),自2024年6月5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按下了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快进键。 固废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据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李淑媛介绍,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电子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等产生量依然比较大,全国每年新产生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吨至7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 李淑媛坦言,由于部分地区危险废物管理薄弱,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监督执法不严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以及危险废物处置价格偏高等原因,导致环境风险隐患十分突出,多地相继发生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等环境污染事件,尾矿库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也较多。 15省份有序推进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力度。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已成为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连续4年开展的有关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 有关政策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近日,生态环境部相继印发《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指南》。二者有助于推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有助于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 “无废城市”建设也被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23年,全国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印发了“无废城市”实施方案,15个省份全域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打造一批“无废城市”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鼓励试点城市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今,上海迈出这一步,也是对该方案的践行。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殷骏说,《条例》也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在今年早些时候召开的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明确,今年将“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无废城市”建设标杆。 对照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建设目标,生态环境部已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摘编自《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