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白肺到底有多危险
2024年1月22日
近日,江苏51岁的陈女士患上流感,硬扛了10多天后,在挂水时突然昏倒。经CT检查,因肺部感染多种病毒,陈女士已发展成重症肺炎,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生介绍,陈女士因患有基础病免疫力偏低,得了流感后硬扛,大大增加了致病真菌的感染风险,最终导致“白肺”。那么,什么是“白肺”?可以治愈吗?(摘编自《羊城晚报》《重庆晨报》) “白肺”患者预后较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张继明介绍,正常情况下,肺部主要是由充满了空气的肺泡组成,进行CT或X线检查时,射线可以很容易地穿透肺泡,在影像学上显示为黑色区域;当肺部受到病原体感染、临床上表现为重型肺炎时,患者肺泡里会出现炎症、渗出或实变时,射线不容易穿透病变区域,在影像学上就出现了白色的区域。当白色区域面积达到了70%—80%时,临床上俗称其为“白肺”。事实上,“白肺”患者,其肺组织肉眼下看并不是白色的。 张继明表示,“白肺”是肺组织炎症渗出、肺实变所导致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白肺”患者常常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 两种情况易引起“白肺”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邵元伟介绍,引起“白肺”的原因很多,只要正常的肺泡被破坏,肺泡里面的气体被渗出液或者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塌陷,都会出现“白肺”的情况。比较常见的原因是严重肺水肿和严重肺部炎症。比如重症肺炎,肺泡被炎症渗出物充满,导致换气障碍,引起严重缺氧,进而危及生命。 一些人担心自己发生“白肺”,就去做CT。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述良直言:“其实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的。”他建议,如果没有出现持续高热,比如3天以上的高热,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胸闷、气促等症状,老年人没有出现缺氧,没有神志变差等,就用不着去做CT检查。 此外,“白肺”不能预防,只能说是预警。可以在家备一个血氧仪来监测血氧饱和度,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静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3%,应及时就医。 “白肺”治疗方法较成熟 “只要患者就诊比较及时,医生及时处理得当,相当部分的患者可以好转。”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勇介绍,因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在临床上有很成熟的治疗方法,通过俯卧位的通气、给氧等呼吸支持,同时加强原发病对应的治疗,有相当部分“白肺”患者能够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龚娟妮介绍,治疗“白肺”的方法主要包括3种。1.调整生活方式: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进行剧烈的运动,也需要多吃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蛋等。2.定期吸氧: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呼吸不畅的症状,可以定期进行氧疗。3.口服药物: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头孢氨苄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炎症。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注射药物、理疗、呼吸支持治疗等方式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