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回乡下养老,住两年后悔了
2024年1月22日
不少老年朋友在城市里打拼了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回乡下养老。74岁的老孙如愿以偿,回乡下养老后却发现生活并未想象中美好。 老孙和老伴加起来一个月有上万元的退休金,不用为生活发愁。儿子结婚后,两年前老两口回到了乡下老家养老,准备享受悠闲的乡下生活。 老孙说:“一开始日子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吃着自己种的菜,养几只鸡,日子过得很美。每天都和村里人聊聊天,偶尔打打麻将,时间过得很快。然而,住久了,有些问题就出来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人情往来。都是乡里乡亲的,甚至还沾亲带故,有时候真不好意思不帮。很多邻居都知道我们条件不错,有着不低的退休金。谁家里有个困难,都会找我们帮忙。有时借钱,有时借车,本来这也没什么,有借有还,都是人情往来。可后来发展到只要谁家需要钱,或者随意找借口都来找我们借钱,而且长时间不还,这就让我们有些无法接受了。” “细算下来,这两年差不多借出去十来万了,收回来的只有两三万。车也有好几次在借出去的过程中被剐蹭,借车的人却连句承担责任的话都没有。我们想把欠款收回来,那些借钱的人就说我们这么有钱了,还这么小气。”老孙无奈地说,亲戚不但没有更亲近,反而成了仇人。 原本想到乡下安享晚年,但事情最终却变了味,有钱并没有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美好,反而成了一种负担。老孙说:“或许一开始我们就错了,好心人有时做不得,不然伤人伤己。” 中老年家庭工作者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有底线。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哪怕是帮人也要有所选择。不能因为抹不开面子,就给自己的生活留下隐患。人到晚年,去乡下养老并没有错,错的是手太松,低估了人性,高看了感情。(摘编自《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