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不要迷信“高科技”保暖衣
2024年1月1日
气凝胶抗寒服、火山岩保暖棉、红外蓄热、空气锁温……在挑保暖衣时,有人被一些“高科技”概念看花了眼。它们到底是真正的科技创新还是“智商税”陷阱? 气凝胶抗寒服良莠不齐 “我们用的是宇航服的核心隔热材料气凝胶,其升温能力是普通棉服的两倍……”最近,一些新锐品牌推出气凝胶抗寒服,称其比羽绒服更轻薄、保暖。但一些网店中,不少消费者吐槽其“不保暖,跟普通棉衣没区别”。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研究员李召岭说,气凝胶用来保暖是可以实现的,但目前其成本较高,且大多不耐水洗,常需和其他纤维材料复合使用,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目前,气凝胶在服装领域的使用还没有国家标准,市面上的气凝胶服装也良莠不齐。 保暖新概念当心是噱头 某电商平台上,一款石墨烯保暖裤销量有36.9万件。商家称其保暖裤3秒起热,一条顶三条。真有这么神奇吗? 李召岭说,很多时候商家可能是夸大宣传,用新概念作为噱头。以石墨烯为例,它本身不会发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衣服的材质,如羽绒服的充绒量等,石墨烯只能起辅助保暖的效果,且最多只能帮助升温1—2℃,有时消费者的心理作用可能更大”。 从事纺织行业16年的郑先生说,现在市面上不少“发热技术”等新概念,不过是商家发掘出的新名词,其实有的可能还是十年前的技术,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不必过于追求新概念。 保暖衣物这样挑 面对五花八门的保暖服,郑先生给出了选购建议。 1.抛开广告标语,先看成分标签。成分含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可信度更高,面料成分检测很少有刚好整数百分比的。另外,贴身衣裤要避免选高涤纶(聚酯纤维)含量的,涤纶不透气、不吸汗。对保暖衣裤,追求性价比的可以选择德绒,其保暖效果不错,且耐穿;想要贴身的、舒适度更高的,可选含羊毛、羊绒的混纺面料;想要又保暖又不臃肿的,可选高支纱的产品。 2.看价格。若某件衣物的售价远低于市场价格,要谨慎。一套薄款的全羊毛保暖内衣裤套装一般定价大于200元,如价格太低,要打问号:有的是羊毛含量打折扣,有的可能是积压的库存,其保暖性、质量可能受影响。 3.在室外试穿。消费者要理性,尤其在直播间网购时,不要被商家的话术忽悠。建议尽量找品牌或老店,可靠性更高。(摘编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