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明星用一根棒铃练全身

2024年11月28日


歌手李健是棒铃健身爱好者






    曾吸引李健、周笔畅、姚晨等一众明星体验学习的棒铃,因为一些健身博主的喜爱与追捧,逐渐有普及开来的趋势。棒铃到底有何魅力?棒铃教练卢永利为大家支招。(摘编自《中国家庭医生》)

    棒铃能训练全身

    卢永利认为,棒铃称得上是世界最古老的健身器械之一。棒铃最早就起源于古波斯格斗中的“棒术”,用来锻炼战士,让他们在战场上平稳挥刀、杀敌保命,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

    在和平年代,比如现代伊朗和印度,棒铃是举重运动员、摔跤手和拳击手的必选训练工具。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小时候用的器材就是棒铃。在1904年、1932年,棒铃还曾两次入选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2000年左右,美国人将木质的棒铃改成了金属材质,更便于保存。如今,不仅明星在各种平台跨界展示自己的“棒铃技术”,在健身房、公园,也都可见它的身影。

    卢永利指出,棒铃能适配人体全方位运动,可以同时训练到手臂、肩部、胸部、髋部、膝关节以及核心等。

    相较于哑铃,棒铃“头重脚轻”,其重量分布并不均匀,但这也是它的优势——为了“维稳”,使用者就会主动调配全身关节共同努力,有助于锻炼使用者的稳定性。

    “棒铃稳定了,我们的关节也就稳定了。它还能进一步强化甚至是改善关节处肌腱和韧带,极大程度降低关节受伤的概率。”卢永利说。

    练习棒铃虽然是双手握棒,但其实并非单纯靠手部发力、利用惯性“甩棍子”,而是要从脚底扎根,调动身体核心力量,外加肩部控制,最终让棒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棒铃虽好,不是人人适合

    一是协调性差、平衡感不好的人,练棒铃可能会存在困难。卢永利解释,棒铃看似是棍子,但前后左右的动作很多,衔接与连贯也不少。如果难以平衡协调,往往容易出现锻炼失败甚至是砸脚、砸脑门的问题。

    二是不适合企图练出大块肌肉的人。棒铃并不能持续大强度地刺激大肌群,也就练不成大肌肉。同时,开始握棒训练时,长时间的训练可能会造成手掌起皮、磨损。但卢永利不建议戴手套,以免妨碍手感、阻碍动作。另外,棒铃也需要热身,尤其是注重腕部的热身。

    3个简单动作适合新手练习

    卢永利建议,男性初学者选取6—12公斤的棒铃,女性初学者选取4—6公斤的棒铃。先从双手单根开始,每周进行2—3次训练;3个月到半年后,可进阶为双手双根训练。

    1.旗帜推举(肩关节主导)

    动作要点:双臂伸直,不能曲肘;棒铃向内,微微倾斜;核心收紧,背部挺直。

    2.前蹲(膝关节主导)

    动作要点:手肘贴身,棒铃要稳;慢慢下蹲,臀部低于膝盖;上身挺直,核心收紧。

    3.高翻(髋关节主导)

    动作要点:手肘贴身,大小臂成90°;棒铃直立或向内倾斜;核心收紧,挺髋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