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合照后,就要各奔东西
2024年7月8日
一次次毕业,是人生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一张张毕业照,留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成为岁月变迁的存根。 重要的是,对自己来说,一张毕业照就是一段记忆的留存,像磁带,在后来的日子反复播放曾经的酸甜苦辣。 兽医和赤脚医生参加合影 我的小学毕业照拍摄于1979年5月15日,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照相。那个年代,地处鲁中山区的家乡非常贫困,我们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勤工俭学。师生在校田里劳动,还喂猪、养兔子。毕业考试那天,学校杀了一头猪犒劳师生。毕业照上,除了老师、学生,还有大队兽医和赤脚医生。但不知何故,大队干部没有参加合影。(山东临朐 马玉顺 57岁) 风风雨雨三年熬到毕业 1963年5月,从河北省饶阳县西合中学读书毕业时,我们班合影留念。我们读初中时,正遇上最困难的时期。粮食紧缺,吃饭靠“瓜菜代”,本来就身体虚弱,再加上走读困难,不少学生实在坚持不下去,不得不半路辍学。不到一年时间,四个班被并成了两个班。风风雨雨三年,终于熬到了1963年毕业。(河北武强 刘金英 80岁) 高中毕业仍是“少年” 我们的高中毕业照定格在1980年儿童节这天,倒数第二排最左边的那个是我。尽管已是高中毕业,但我只有14岁半,身高不足1.4米,体重不到40公斤,看上去的确如小孩一般。那个年代,食不果腹,衣难御寒,加之学业很重,让我的发育几近停滞不前。但再苦再难,我咬紧牙关坚持,从59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榜的13个人中的一员。(河北保定 赵同胜 58岁) 一起合影,两处走向 1974年7月,我们从桂林市十四中读完三年初中毕业,拍了这张毕业照。根据当时的政策,我们面临两种去向:1957年以前出生的不能读高中, 1958年以后出生的可读高中。我们班有6位同学不可以读高中,小小年纪就得下乡或待业。然而,幸运可以读高中的我,只不过是晚两年下乡而已。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况下,我们照了这张合影。(广西南宁 黄贵宁 65岁) 全班走25里到县城,只为“团圆照” 我1971年1月进入高中读书。我们是二年制高中,1972年12月,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我们班有7名同学报名参军。因此,他们要提前一个月毕业。那天,这7名同学到县城集中,准备奔赴军营。我们全班同学得知消息后,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徒步走了25里,赶到县城与他们拍摄了这张难得的毕业照。(河北怀安 王子昆 69岁) 省下菜金钱买毕业合影 这张我初中毕业时全班同学的合影,是我省下菜金钱买的。记得那天上午举行毕业典礼,下午各班安排照毕业照,其余时间自由安排。照完合影,大多数同学在教室里互相在留言册上留言——这是同学分别时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有位同学在我的留言册上写道:“我把我的欢乐,灌输到你的本中,你若把它打开,就听到我的笑声。”写得真好!(山东高密 王述聪 7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