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人人应掌握心肺复苏和除颤
2024年7月8日
国家青年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6月30日晚在印度尼西亚比赛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协会称,张志杰是因心脏骤停去世。心脏骤停者多数无预警症状,及时、有效的救治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主任王长鹰呼吁:人人都应掌握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摘编自《都市快报》《华商报》等) 心脏骤停并不意味着死亡 王长鹰说,心脏骤停并不意味着死亡,如能在数分钟内正确抢救,至少一半患者有希望救活。 步骤:1.判断意识,做到“轻拍重唤”。轻拍打患者的双肩,在其两侧耳边大声地呼唤。2.摆放体位,将患者以仰卧位的姿势摆放在平整的地面或坚硬的木板上,不能放在沙发、床或草坪上,软质的物体在操作心肺复苏术时,会对人的五脏六腑造成挤压,引起继发损伤。3.判断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将食指和中指抵在气道旁触摸颈动脉,判断10秒。同时眼睛看向胸部,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如颈动脉没有跳动,胸廓没有起伏,说明患者已失去呼吸和心跳。4.立即呼救,让周围人帮忙拨打“120”,并就近寻找AED自动体外除颤仪。5.胸外按压。按压前需解开患者衣扣、拉链等,立即找到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左手掌跟紧贴被救者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 “单纯心肺按压不能终止室颤,配合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能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在机场、火车站、客车站、大型商场、酒店等大型公共场所,都可找到该设备。”王长鹰说,如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立即操作,抢救成功率可达90%。如超过10分钟才抢救,生存机会渺茫。 6—9月运动猝死高发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汤益民指出,张志杰的离世让人痛惜,而这样的不幸并非孤例。2021年6月,印尼羽毛球双打名将、奥运冠军马基斯-基多在打球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不仅是运动员,普通羽毛球爱好者在打羽毛球时也易发生意外事件。2021年,7月10日、8月2日、8月28日、9月9日,杭州接连发生四起打羽毛球突发心脏骤停事件。其中三位因抢救及时脱险,一位虽经全力抢救,仍宣告不治。 梳理这些不幸事件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发病集中在6—9月,也就是夏季。汤益民提醒,运动中大量出汗,易引起电解质大量流失,可能造成低钾血症(初始表现是乏力),从而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在高温下暴晒的人员及进行各类运动的人群,大量出汗时,要及时饮用电解质饮料或盐开水。 此外,夏季锻炼要注意3点:1.不带病运动,如果最近有感冒、熬夜、饮酒、疲劳等,不要运动;2.运动中不要脱水,出现身体不适,马上停止运动;3.一旦身边球友、跑友突然晕倒,第一时间关注其心跳和呼吸,一旦发现心脏骤停,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3类运动猝死风险高 2022年4月刊发在《法医学杂志》上的一篇《广东地区运动相关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广东2007—2021年与运动相关的374例猝死案例发现,导致运动猝死人数前三名的运动是:篮球(34.5%)、跑步(19.5%)、羽毛球(12%)。研究指出,篮球、跑步、羽毛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高强度、高对抗性的运动易诱发猝死,常发生运动期间和运动后1小时内。建议高危人群每年体检,筛查是否有潜在心血管病,包括心电图、心肺运动试验、腹部及颈动脉B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