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我为什么鼓励父亲写回忆录
2024年7月8日
前两年,父亲对我说,他想写一本回忆录,回顾自己人生中的重要经历,顺便把陈氏近祖入川的脉络稍作梳理。母亲笑说:“你又不是名人,写什么回忆录?写了给谁看?” 对于父亲写回忆录这件事,我却是坚定支持的。一方面,是其作为史料的价值。文字记录历史,不仅适用于群体,也适用于个人,正如学术著作《当代叙事学》中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个人的历史,有我们自己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什么,以及我们被引向何方。”另一方面,是家风传承的价值。比如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故事,诚意正心的修身之道,仁爱友善的处世哲学,这些无疑应该沉淀为一种文化基因,融进下一代的精神血脉之中。以儿子的心,我能理解父亲的初衷,他之所以坚持写下几百页稿纸,就是想让后辈了解老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想让儿孙学会修身处世的道理、传承温良敦厚的家风。我为父亲感到高兴,也对父亲多了一层敬意。 起初,我以为父亲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真的动起笔来。几个月之后,当我不经意问起书稿进展的时候,父亲给了我惊喜——“很快就要写好了”。更没想到,稿纸摞成厚厚一沓,初排出来一统计,竟有20多万字。 时光流转,父母都已年逾古稀,承蒙他们含辛茹苦的养育,我和弟弟都在杭州安居乐业,孙辈们也在求学创业的路上勤奋精进。父母之心,不求回报;父母之恩,难以回报。后面的路还很长,父母的希望也很长,下一代人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修身,走好自己的路,建好自己的家,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或许,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最好的报答。(文/陈万勇,作者系九三学社社员,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 征集 《快乐老人报》联合相关机构,专业为中老年人提供出书服务:上门采写、文字整理、编辑校对、排版设计、印刷装帧等一条龙办理。优惠出书活动正在进行中。现在制作个人作品集、回忆录、家族传记,限时优惠1万—2.8万元。联系电话:18075167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