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苏联用核武器搞建设
2024年4月22日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突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苏联虽然没有将核弹用于战争,却创造了令人震惊的另类用法。 1965年,苏联计划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州恰刚河滩地区修建人工水库。由于工程量巨大,所需人力物力超出苏联政府的设想,于是有人提出利用核弹进行地下爆破。 如此疯狂的想法,自然在第一时间遭到激烈反对。但巨额的建设费用和迫在眉睫的用水需求,最终还是让苏联政府下定了决心。1965年1月,苏联政府请求军方使用核弹进行地下爆破。随着一声令下,恰刚人工湖工程地下178米的核弹随即爆炸,地表瞬间塌陷,形成了一个巨坑。爆破完成后,经过勘测,人工湖形成了深约100米,直径430米的漏斗形水库。 1971年,为挽救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下滑的里海水位,勃列日涅夫推行了“大河倒流”工程——使流向北冰洋的大河倒流至里海和中亚等缺水地区。在修建运河工程中,核弹又派上了用场——1971年3月,3颗原子弹在彼尔姆州与科米共和国交界的森林里爆炸,炸出了长700米的巨大深坑。不过,在首轮核爆结束后,苏联专家觉得用几百颗核弹建造一条完整的运河不太现实。1986年,“大河倒流”工程被彻底放弃。 然而使用核弹搞建设的脚步却没有停下。1971年,苏联开始进行地震勘探(通过人造地震来勘油探气),在14条地震线上进行了39次地震勘探,震级大多在5级左右,地质断面延伸达7万公里,并发现叶尼塞·哈坦加盆地存在10个天然气和凝析气矿床,而维柳伊斯克存在多于10个潜在的油气田。核弹还被继续用于开采这些财富。为提高油井中原油的流动性,苏联人在雅库特共和国进行了6次核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苏联还脑洞大开,把核弹当成了灭火器。1966年9月,乌兹别克斯坦哈拉区的乌尔塔布可油气井突然发生大火,大量的油气喷涌而出,给大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因此消防员用尽了常规灭火手段,都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所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越烧越旺。1966年9月的一天,一枚当量30千吨的核弹在油气井地下深处引爆,巨大的爆炸力量使得地表迅速塌陷,油气井当即被封锁起来,大火瞬间就被扑灭了。 利用核弹搞建设虽卓有成效,但留下的核辐射与污染问题,却不是一份简单的核辐射检测数据能解决的。(摘编自《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