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陪诊师培训班开了个好头
2024年4月15日
【社评】 本报评论员 彭臻玉 一则上海开放大学“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班”将开班的消息,在当地养老行业引发了不小的动静。据《新民晚报》报道,该培训项目第一期计划招100名学员,主要针对各区的养老社工和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员,由于分配到各区的入学名额实在太抢手,影响了上报学员名单的进度,以至于原定4月12日的开班日期不得不延后。与此同时,致电咨询陪诊师培训事宜的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也络绎不绝。 上海开放大学推出的陪诊师培训班“一位难求”,无疑是需求巨大的写照。近年来,陪诊职业走俏,但人们希冀的陪诊市场规范化、陪诊人员专业化、收费标准正规化并未如愿,反而面临陪诊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状,有的甚至是打着陪诊的旗号,实则干着医托的勾当。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在“9073”抑或“9064”的养老格局下,无论采用哪种养老方式,依赖家属或他人陪伴就诊乃是常态化的供给侧困境。就当前的陪诊服务而言,没有从业门槛、没有岗前培训、没有质量监督的“三无”状况,显然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获得透明服务、合规服务和科学服务的需求。以公益免费形式推出,由正规教育机构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陪诊师培训、考核、认证,正是为解决上述痛点而生。尽管这项培训暂时还不面向市场招生,但通过对特定对象赋能,实际上能优先为养老服务领域培育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陪诊员队伍,更好地满足刚需。 当然,对于一个野蛮生长的新行当,仅靠一纸从业资格证书来规制依然是治标不治本。从国内已经发生的多起涉及陪诊服务的纠纷乃至诉讼来看,陪诊服务的边界、法律责任等核心问题亟待在制度层面出台相应的规范与规则。就更大范围的陪诊服务标准化而言,亦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提供陪诊服务的头部企业等共同来制定一些基础性、可供执行的标准,对当前良莠不齐的陪诊行业进行正向引导与监督,从而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积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