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银发闪耀,感动中国
2024年4月11日
老科学家、艺术家、水稻专家……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与往年一样,其中有很多人物来自银发群体。 多位老年人“感动中国” 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十多位年度人物中,有96岁的俞鸿儒、60岁的杨华德和89岁的牛犇。 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潜心研究风洞技术50年,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如今,俞老依然提携后辈,他的智慧与谦逊点亮了无数新星。 农业专家杨华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8年时间,他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 2023年,年近九旬的牛犇参与演出的四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70多年来,他精心刻画了200多个经典银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会全力以赴。为演好角色,他常常潜心在生活中学习各种技能,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演出。 他们有着共同的品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走过20余载,有很多老年人获此殊荣。 马旭获得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她是我国首位女空降兵,潜心科研填补多项空白,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给家乡,自己最好的鞋只有15元。钱七虎是我国防护工程学家,入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倾心竭力60余年,他为祖国“铸盾”;他还捐出奖金、津贴,资助了584位困难学生。 可以说,感动中国的老年人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精神:无私奉献。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可贵品质:不畏年龄,老有所为。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是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老年人也在与时俱进 社会不断发展,老年人也在不断学习、进步。去年,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荣获集体奖。这个群体由13位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短视频变成科普课堂,被称为“银发知播”。 87岁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73岁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打出“不刷题”的“旗号”,在直播间里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银发知播”的出圈感动了无数人。人们赞叹他们不惧年高,在汹涌的数字浪潮中主动拥抱新技术,在互联网平台发光发热。(整理/本报记者邹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