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纸田

2024年4月8日

    □四川南充  王永垓  87岁

    年轻时,我喜欢“爬格子”,退休后本打算就跟“格子”拜拜了,可成天闲着,大把大把的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三思后,我毅然决定,重操旧业,继续“爬格子”。

    有人把“爬格子”喻为“”,这个比喻是多么形象和贴切啊!农民种田,期盼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种纸田”,也希望能种出个春暖花开的未来。

    “种纸田”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丰富的积淀、渊深的学养,还需要灵感与悟性,这些都是我的短板,我的日常就是一边补短板,一边在“纸田”里“抛粮下种”。不过,短板太多,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的“纸田”里,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广种薄收,那是常有的事。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尴尬,也屡见不鲜。许是写得多了,感动了编辑,偶尔也会有一块“豆腐干”见诸报端。那“豆腐干”就是我“纸田”里开出的一朵小花。哪怕就一朵,我也高兴得像有一道清泉在心坎上潺潺流过,爽啊!

    三年前的某天,我静坐写字台前,又开始在“纸田”里劳作。见我手持钢笔,面对稿笺,老半天也写不出半个字来,女儿说:“老爸,你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何苦要撞头碰臂地折腾呢?应该放下笔,好好地享受生活啊!”女儿的心意我理解,但我以为,在“纸田”里出力、流汗,也是一种享受,于是信誓旦旦地告诉女儿:“即使困难重重,我也要把‘纸田’种下去,坚决不撂荒。”

    我尽力了。这些年,我的“纸田”一直都在偶尔产出着。哪怕现在已经年近九旬,眼睛花了,耳朵背了,提笔手发抖,走路腿不灵,哪怕产出只是十亩地里一棵苗,我也决心,把“纸田”一如既往地种下去,直到种不动的那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