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哪些药能报销,一查就知道
2024年4月8日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开通目录查询和药品配备机构查询功能半年多来,许多人对哪些新药纳入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具体报销细则等情况还不是很了解。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日前作出解答。 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088种 问:什么是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答: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国家制定了医保药品目录。医保药品目录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经过6轮调整,已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446个。通过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中药饮片892种。 医保药品信息多渠道可查 问:哪里能查到医保药品的具体信息? 答:医保药品目录药品信息可以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使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点击“微服务”,找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进入查询页面。输入具体药品名称,点击搜索,即可了解该药品是否在目录内、所属药品分类以及具体报销类别等详细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药品分类”或“医保报销类别”进行筛选。 至于哪些医药机构配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以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微服务”中的“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机构查询”、国家医保局官网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机构查询”中获取信息,也可以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查询”模块中查询。 滋补、保健等类别不能报销 问:就医买药的缴费单据上,“自付一”“自付二”是什么意思呢? 答:单据上,有的药只有“自付一”,有的药“自付一”“自付二”都有。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只有“自付一”的是甲类药,“自付一”“自付二”都有的是乙类药。医保药品目录里,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品”是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药品”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滋补、保健、预防性等类别的药品,未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需要自费。(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