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现金类理财走俏

2024年4月4日

    经历过多轮利率下调,随着市场回暖,现金管理类理财再次成为银行“引流”和“吸金”的利器。与此同时,近日部分银行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又出现“倒挂”:定期存款利率5年期反而低于3年期。(摘编自《华夏时报》《上海证券报》《都市快报》)

    现金理财成营销利器

    近期,多位银行理财经理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营销现金管理类理财,部分银行在App首页等渠道也开始推广相关产品。

    除了低风险、随时买入随时赎回等优点,“高收益”成为不少银行推广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时的重要卖点。各银行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以上,甚至4%以上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琳琅满目,有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甚至突破了5%。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高收益”的情况并未长期持续,许多现金管理类产品展示的年化收益率为“近七日”的,部分产品在发行一段时间后收益率快速下滑。整体来看,大多数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仍是在2%上下浮动。可见,现金管理类产品短期的“高收益”多为银行揽客拉新的手段。

    中长期定存利率现“倒挂”

    近日,上海、山西、海南、广东等地区域性银行更新存款挂牌利率,5年期与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持平或“倒挂”。这种情况此前也出现过。

    究其原因,主要与银行调整负债结构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在降息环境下,近年来存款定期化趋势严重,导致银行资金成本高企,影响了净息差。此外,利率下行周期中,居民存款意愿却持续上升,部分银行降低存款期限溢价,主要是为了鼓励居民缩短存款期限,从而稳住净息差水平。

    贴息存款1个月享1年期利率

    杭州储户陈女士最近接到了银行推销电话,该客户经理向她推荐了2款存款产品,32天的年化利率3.6%,366天的年化利率3.8%。客户经理直言,这款产品属于银行“贴息存款”。据了解,这家民营银行是正规银行,但贴息揽储属于违规行为。贴息存款会导致储户的存款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某银行工作人员提到,3月底正值一季度末考核期,各项指标需抢时间完成,其中就包括存款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