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中共顶级间谍中的北大学子
2024年2月1日
中共情报工作的领导人周恩来,慧眼识英才,他亲自挑选和发展了很多名校精英,成为杰出的情报员,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北大学子。 出自北大的情报战线精英多 192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潘梓年(中央特科负责人潘汉年的堂兄),在大革命低潮的1927年入党,曾担任中共文委书记等职务。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协助周恩来做情报工作,创办《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亲点为第一任社长,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王石坚,1933年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1937年经周恩来营救出狱,被委以重任。1940—1947年,王石坚在西安领导中共的北方情报系统,并负责联络和指挥著名的“龙潭后三杰”熊向晖(清华大学中文系)、陈忠经(北大经济系)、申健(北师大经济系)。王石坚以西安为中心,建立起一个联结(北)平(天)津保(定)、山西、甘肃、东北等地的情报网络,为中共中央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王石坚1947年被捕后叛变,这是后话。 1938年毕业于北大经济系的陈忠经,曾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一二·九”运动时是名噪一时的学生领袖。1938年,他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来到陕西凤翔,与胡宗南“见面欢叙,歃血为盟”,当了三青团首任西安市书记,1940年秘密参加了共产党。经周恩来精心安排,陈忠经与熊向晖、申健三人构成了中共在国民党军队中最重要的一张情报网。 1940—194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来并入北京大学)新闻系的金无怠(中间两年到英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做翻译),据说是受周恩来派遣,于1948年进入美国政府机构工作,直到1985年被捕,长达37年,被认为是美国情报史上隐藏最深的间谍。金无怠曾官至美国东亚政策研究室主任,在中美关系破冰过程中,使中国掌握了尼克松总统希望和中国建交的情报,迫使美国作出了许多重大让步。美国方面评估,他给美国造成的损失,超过美国所有破获间谍案的总和。 差点把卫立煌发展为中共党员 周恩来亲自发展、领导的北大学子中的杰出情报员,还有差点把八路军的顶头上司卫立煌(抗战初期,八路军一度属于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发展为中共党员的赵荣声。 1935年入读燕京大学的赵荣声出生于四代翰林之家,1936年入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选调大批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内部。赵荣声于1938年初被选派为卫立煌的少校秘书。中共中央由林伯渠负责同赵荣声联系。 赵荣声和卫立煌相处时,寻机宣传中共的主张和政策,促使卫立煌抵制蒋介石反共打内战的行径。一天晚上卫立煌和赵荣声聊天时,突然提出想参加共产党。赵荣声不知如何回答,就说:“我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问问林伯渠吧?”林伯渠指示赵荣声:“回去告诉卫立煌,好好做一个革命的国民党员,做一个真正实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国民党员,这样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比参加共产党更大一些。”后来,刘少奇也批评赵荣声说:“你的胆子不小,想挖蒋介石的墙脚。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做不但对党没有好处,反而有危险。” 赵荣声虽然没把卫立煌这位国民党上将发展入党,却促使卫立煌给了八路军极大援助。1938年4月,卫立煌率部从河南往中条山转移,赵荣声建议取道延安。卫立煌到达延安时,毛泽东亲自设宴招待。卫立煌大为感动,在赵荣声的建议下,到达西安次日便批了一个手谕:“即发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颗。”又吩咐再发给十八集团军180箱牛肉罐头。因此,赵荣声也被誉为“作出特殊贡献的红色卧底”。(摘编自《读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