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解放军取消军衔制内情

2024年1月29日


1955年,毛泽东为朱德授衔授勋

    1955年9月,解放军进行了大授衔。谁能想到,10年之后,解放军于1965年6月又取消了军衔制。为何要取消军衔制?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情?

    提出取消军衔制的是贺龙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林彪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取代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主动提出取消军衔制的却不是林彪,而是贺龙。林彪身体不好,1962年又病倒后,军队工作中,军委副主席贺龙出面的机会就多了起来。1964年8月,毛泽东要贺龙到北戴河向他汇报军队高级干部减薪问题,作为“反修防修”的一项措施。在讨论中,贺龙提出建议:“是不是连军衔一齐取消算了?”毛泽东立即回答:“取消,搞掉那块牌牌!我早就想搞掉它。”

    有了毛泽东的肯定,又经林彪表态,取消军衔制的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了。1964年八九月,中央军委先后两次召开办公会议,对取消军衔制问题专门进行研究,并制订了初步方案。方案初步确定,先由军衔薪金改革小组就取消军衔制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然后由中央军委组织实施。

    10月中旬,军衔薪金改革小组向中央军委提交了《关于取消军衔制度的意见》。《意见》中说,解放军的军衔制度,是照搬苏联和其他国家的。过去没有这种制度,也一样打胜仗。实践证明,这种制度不符合我军的优良传统,实行以来,利少弊多,副作用很大。

    贺龙认为搞军衔制“上了当”

    取消军衔制的这些工作,是在贺龙的一手领导督促下进行的。贺龙对仿照苏联军队和西方军队搞正规化建设,思想上有所保留。他向毛泽东提议废除军衔制度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可以进一步看出他对军衔制的否定态度。

    1964年11月5日至13日,中国派出了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团长、副总理贺龙为副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纪念活动。在宴会上,苏联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别有用心地对贺龙说:“贺龙同志的元帅服很漂亮,这已经不像当年的布棉袄了。”贺龙不同意,说:“还是当年的棉衣好,我舍不得它!”马利诺夫斯基放肆地说:“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会把毛泽东搞掉的,只是时间未到。”贺龙听罢勃然变色。事后,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就此向周恩来、贺龙表示了歉意。

    从苏联回国后不久,11月30日,贺龙在听取高等军事学院有关人员汇报时说:“我们的薪金制度不合理,特别是营级到军级。将军以前还降了一点,但也不合理。元帅、大将有的薪金比主席还高,我们过去还不知道。”“牌牌(指军衔)我们上了当,也准备取消。”“薪金制我们上了当,军衔我们上了当。明显地讲,人家就是要控制我们的军队,那时我们不自觉,没有顶住,要作检讨的是我们。”

    1988年9月恢复军衔制

    1965年1月12日,中央军委向毛泽东并中共中央正式提交《关于取消军衔制度的请示》。《请示》中说:“军衔制度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与我人民军队的本质不相适应。九年来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不符合我军的优良传统,等级表面化,助长了干部的等级观念和名位思想,不利于我军的革命化建设,不利于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和军民之间的团结。同时,也增加了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不少繁琐事务。鉴于存在上述许多不利因素,建议取消军衔制度,采取‘名存实亡’的办法,大将以下各级军衔一律取消,元帅军衔予以保留。取消军衔以后,凡属现役军人,仍保留领章上的军兵种符号,今后参加外事活动,除元帅外,可用职务名称。”当月,毛泽东在这份《请示》上批示“同意”。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提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6月1日起生效。同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主席令,予以公布。此后一段时间,军衔制成为一段隐去的历史,也成为一代军人的共同回忆。

    军衔制是世界各国军队普遍实行、行之有效的制度。23年后,中国于1988年9月又恢复了军衔制。(摘编自《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