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嘎斯灯,扫盲夜校红火了

2024年1月29日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号召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我们村于1955年冬成立扫盲夜校识字班,设有三名教师,我是其中之一。那年我只有16岁。

    我们村位于山东省胶南县西南边,经济比较落后,扫盲夜校办学条件差。特别是照明,只用几个小煤油灯,教室里不太明亮,学员们学习积极性不高。正在我们犯愁的时候,偶然听说有卖嘎斯(嘎斯石,即电石,与水反应生成嘎斯,就是乙炔)的消息,我们就立即研究如何制作嘎斯灯。我们到村里复员荣誉军人和去过南方大都市探亲、出差的人家中,寻找铁皮高筒罐头瓶和子弹头。其中有一个子弹头,还是一位荣誉军人以前从身上取出来的。他本来保存着留作纪念,也贡献了出来供我们使用。材料齐了,我们就开始制作。先将子弹头钻好出气孔,焊在铁瓶的2/3处;再做一个盛水的铁皮漏斗瓶盖,瓶内装嘎斯,漏斗盖盛水,当水滴在嘎斯中,气就从子弹头孔冒出来,点燃后,火光明亮。灯做好了,教室亮了,学员们说:“真亮啊,太好了!”大家高兴地唱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夜校有了嘎斯灯,照明条件改善,学员增加一倍多,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扫盲夜校办得红红火火,受到了区教育部门的表扬。(山东安丘  崔心玲  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