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大健康流言揭晓

2024年1月11日

    “腐乳有霉菌,吃了会致癌”“猪油能保护心血管,还有解毒、预防癌症等功效”……2023年,这些在社交媒体、朋友圈、微信群等出现过的健康谣言,虽然漏洞百出,但却让很多中老年人深信不疑。

    1月5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科普中国平台发布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吃味精会秃头”等9条流言上榜。(摘编自《北京青年报》《长江日报》)

    流言1:腐乳有霉菌,吃了会致癌。

    真相:腐乳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一般由人为接种毛霉菌等发酵而成,毛霉菌在腐乳正常发酵过程中不会代谢产生毒素,也不会使人致癌。

    流言2:吃生鱼片时蘸芥末就能杀死寄生虫。

    真相:芥末中含有的异硫氰酸酯类在一定条件下对部分细菌、寄生虫有杀灭效果,但蘸芥末并不能有效杀死生鱼片中的细菌和寄生虫。

    流言3:吃味精会让人秃头。

    真相:味精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谷氨酰胺和酪氨酸,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味精与脱发有关。此外,味精还被传可致癌、杀精等,事实上,大量实验表明,味精是安全的。

    流言4:馒头冷冻超过3天会产生大量黄曲霉毒素,人吃后会中毒。

    真相: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原因是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但在冷冻条件下,黄曲霉菌不能生长,也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流言5:自热米饭是“塑料”。

    真相:自热米饭是大米的加工制品,与塑料无关。目前自热米饭中的米主要有3大类:α化米饭、无菌米饭以及复合米。这3种米的原料都是大米,和塑料没有任何关系。α化米饭是将天然大米蒸熟、干燥、脱水以后获得的产品。无菌米饭则是将天然大米蒸熟后不干燥不脱水、直接进行无菌包装的产品。复合米是将天然大米磨成粉末,再加入玉米淀粉、魔芋精粉等混合而制成的产品。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自热米饭,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流言6: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更有营养。

    真相:鸡蛋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蛋壳表面的色素比例,不同颜色的蛋壳与鸡蛋的营养没有相关性。相对来说,红壳鸡蛋壳比白壳鸡蛋壳厚一些,储存时间要长一些,但所含营养相差无几。

    流言7:猪油能保护心血管,还有解毒、预防癌症等功效。

    真相:猪油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吃太多会对心血管有伤害。至于猪油有解毒、预防癌症等功效,目前尚无科学依据能证实。有人认为老一辈常吃猪油,却很少得心血管病。其实,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膳食、运动、环境等,跟吃不吃猪油无关。当然,如果身体健康,适量食用猪油(每天不超过50克)并不会有什么太大风险。如果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血脂已出现异常,那么应尽量少吃猪油。

    流言8:白草莓是转基因水果。

    真相:白草莓是通过常规的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并非转基因水果。

    流言9:维生素C补充得越多越好。

    真相:普通成年人每日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