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把天津地毯美名传到世界各地
2024年1月1日
我1959年从天津市体育学校中专毕业,本应当体育老师,但命运为我安排了另一条路。 体校毕业生研究地毯 当时,天津畜产进出口公司地毯厂希望招收有体育专长的职工,带动和活跃工厂的业余文体生活,联系到我们学校。我被分配到地毯厂,先是在工会,不久后去了厂长办公室当秘书。 我那时认为在外贸行业工作不会英语不行,就报考了河北区职工业余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并拿到了毕业证书。1966年,我调入天津畜产进出口公司报运科,搞制单、结汇。这是地毯出口的最后一个环节。1979年9月1日,天津地毯进出口公司成为独立的公司,我选择了商情调研员这个岗位。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我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地毯市场的调研文章,引起行业内部的关注。 撰写天津地毯宣传册 天津地毯进出口公司成立后,需要做一本全面介绍天津地毯的中英文宣传册。领导安排我撰写序言,介绍天津地毯的发展历史。我带上单位介绍信去北京故宫,拜访中国织绣文物研究专家陈娟娟。她是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的学生,待人非常友善。通过陈大姐,我又结识了她的丈夫、中央美术学院染织系黄能馥教授。他们夫妇都是行业权威,为我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随后我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因为新疆是中国地毯的发源地,当时考古人员挖掘出了西汉时期的八块地毯残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穆舜英所长是“楼兰美女”古墓的发现者之一。她对我特别关照,邀请我与考古人员一起对地毯残片进行分析。 回天津后,我撰写了《千古艺术结地毯,百代精华汇津门》,印在《天津地毯》宣传册上,将天津地毯的美名传递到世界各地。 在巴西展销会上卖地毯 1983年年初,中国贸促会代表团前往巴西举办商品展销会。我作为代表团的一员,负责在天津地毯展台前卖货。我跟当地华侨学了几句葡萄牙语,比如“你好”“这是中国地毯”等。在展台前,我用英语混杂葡萄牙语介绍商品,当地人觉得挺有意思,特别亲切。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我看到里约热内卢车流穿梭的高速公路、繁华拥挤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超市,感觉很震撼。回国前,我用补贴的外汇买了一台日立牌洗衣机、十几瓶咖啡,还带回来两个空塑料瓶打酱油用。 1985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委托我撰写外贸商品知识丛书《地毯》。两年后,我完成了这本书。它可以说是全国地毯行业的工具书,当年的从业人员几乎人手一册。(口述/天津 杜仑山 82岁 整理/张一然)